各二级学院、各班级: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五四寄语精神,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切实在党史知识宣讲、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专业实习实践、青春志愿服务等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学校拟于2021年暑期继续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下简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
二、总体思路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围绕“四史”学习要求,结合青年特点,创新活动形式,推动青年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2021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从党史学习、理论宣讲、国情观察、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5方面开展。同时,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2021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有机融合,鼓励学生结合相对贫困地区疫情防控和爱国卫生运动工作要求,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在家乡就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1.突出主题。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和在清华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为重点,结合阅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访谈实录和党史学习教育相关要求,让学生通过深入的社会实践,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刻领会新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伟力,深切感受人民领袖春风化雨般滋养青年心灵的精神魅力,从而更加自觉地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2.确保安全。以保证学生健康安全为首要前提,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中、高风险地区不得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低风险地区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活动开展前,要充分研究形势,做好安全预案。根据地方疫情形势动态调整工作部署,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暂停相关地区的活动,妥善做好有关安排,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
3.就近就便。线下主要以我省粤东西北地区为主,视情谨慎稳妥开展线下社会实践活动;在家学生可以家乡为主开展社会实践,减少活动半径,畅通个人申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渠道。
4.创新形式。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今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要注重探索创新“互联网+社会实践”新模式,鼓励师生采取 “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云打卡”“云学习”等网络形式开展,善用互联网思维盘活红色资源,厚植爱党爱国情怀。积极开展“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征集”“2021年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实践调研报告征集”“镜头中的三下乡”等系列线上活动,推动线下线上融合联动。
三、主要内容
2021年活动围绕党史学习、理论宣讲、国情观察、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疫情防控宣讲服务、扶贫支农支教帮扶、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等方向开展,各二级学院参照以上方向,结合工作实际,以“学生申报、二级学院整合、学校团委统筹”为原则,从“校、二级学院、团支部”等不同层面出发,组建社会实践团队。原则上各二级学院应组织开展不少于1支线下实践队伍、2支线上实践队、5项个人“返家乡”实践项目。
1.党史学习教育实践与宣讲。围绕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依托各地红色资源,结合实际开展阅读红色经典、访谈红色人物、瞻仰革命遗址、参观主题展览、观看红色影视、唱响红色赞歌、讲好红色故事、致敬英雄模范等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学生党员要积极开展“我是党史领学人”、“我为群众(同学)办实事”实践活动,展示新时代青年共产党员的良好风貌。
2.理论宣讲及国情观察。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开展宣讲报告、学习座谈、调查研究、政策宣传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以脱贫攻坚历史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为现实教材,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参观考察、国情调研、学习体验等活动,引导青年学生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形成正确认识,坚定理想信念。
3.疫情防控宣讲服务。围绕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深入当地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社区防控排查、社会秩序维护、疫后心理疏导、便民利民服务,为战胜疫情作贡献。开展健康教育进乡村活动,提供健康咨询,组织专家义诊,举办健康讲座,促进贫困地区疫情防控和健康环境水平整体提升。
4.扶贫支农支教帮扶。以我省相对贫困村为重点,围绕“两帮两促”行动、“青年云支教”计划、“七彩假期”项目和“情暖童心”工程等,开展学业帮扶、亲情陪伴、自我教育、素质拓展、敬老孝亲等形式的精准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开展农技培训推广、农业科普讲座、金融知识下乡、乡村规划引领、乡风文明宣传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5.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依托广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围绕传思想、传政策、传品德、传文化、惠民生等方面,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着眼倡导文明生活风尚,积极参与保护野生动物、宣传科学健康文明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引导基层群众革除陋习不吃野味,提高公众生态环保意识。
6.“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结合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微视频、微信推文、调研报告、动漫、海报、图片,展现传统村落、红色文化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精准扶贫典型村落以及村落中的文物古迹、非遗项目等历史、现状及文化内涵,反映广东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重大成果等。
7.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重点围绕“攀登计划”、“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活动,利用互联网载体,进行相关实践调研、训练,赛事准备等实践活动。
8.开展“展翅计划”实践活动。结合“展翅计划”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以“公益配岗”和“双向选择”两种方式,鼓励大学生通过“展翅计划”专题网站的平台对接合适的见习实习岗位。
四、申报流程
1.各实践队或个人可围绕1个或多个主题开展活动,实践队需至少有一名校内教师担任指导老师,每位指导老师指导队伍不能超过2支,线下组队,指导老师需全程跟队指导。实践队伍人数不少于8人,实践时间不少于5天。
2.申报团队名称规范表述为“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二级学院名称+团队名称”。
3.6月26日前,各申报团队或个人填写《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申报书》报送到各二级学院分团委。
4.6月30日前,各二级学院分团委对申请立项的团队或个人项目进行审核、评选、推荐,二级学院党委审批,以二级学院为单位报送。上交材料包括:(1)电子版:《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汇总表》、《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申报书》。
5.7月5日前,校团委组织评审,最终确定202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校级立项团队,并对校级立项团队给予经费支持。
五、工作要求
1.精心组织,突出育人成效。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加强对学生团队的指导、培训及经费筹措等,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表现应作为“第二课堂学分”、综合素质评价、团内评优、推优入党的重要参考依据,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彰显先进性的鲜明标志。
2.严格管理,守住安全底线。各二级学院要在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结合当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遵守当地防控要求,确保学生健康安全;完善制度规范、突出过程管理,出发前通过线上等方式开展作风和技能培训,选派专业教师全程指导,保证服务内容和形式切合基层实际和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和保障,建立安全报备制度,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别是要高度关注极端气候变化和服务地区的自然条件,做好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
3.加强宣传,扩大影响覆盖。各实践团队要在活动开展中广泛使用“三下乡”标识和“灯塔工程”标识。各二级学院要注重社会实践成果的总结和分享传播,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校园媒体等渠道,加强对活动中优秀个人及团队典型事迹的宣传报道。
六、联系人
张晨婧仔,13610118250;杨 烨,13808890810;
饶 锦,15011906844;朱 键,18027219617。
附件.doc:
1.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申报书
2.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汇总表
3. 社会实践介绍信
4. 实践地接收证明
5.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人责任书
共青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2021年6月18日 |